《江门日报》2025年7月3日 第B02版
夏日的斗山镇田稠村,稻田翻涌着金浪,稻香飘逸;火龙果采摘园内游人穿梭,欢声笑语;鳗鱼养殖池波光粼粼,生机盎然。这幅产业兴旺、生态秀美的乡村图景,正是“百千万工程”在该村结出硕果的生动写照。
从单一传统农耕到拓展“三产融合”新局,从落后村貌到绿美乡村样板,田稠村以“产业筑基、生态赋能、治理创新”的组合拳,推动乡村颜值与经济价值双提升,走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振兴之路。
多元矩阵织就“致富锦”
在田稠村,这片拥有229.53公顷耕地与64公顷养殖塘的土地,如今构建起“水稻为基、特色养殖增色、精品水果添香”的多元产业矩阵,让村民在家门口捧上“金饭碗”。
在丝苗米种植区,“党总支+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焕发蓬勃生机。田稠村党支部书记赵柏文表示:“过去,种植户‘单打独斗’,经济效益低;如今,合作社统一供种、统防统治,农田产量提高了15%。”今年5月,村集体主导的台山稠香粮食加工有限公司正式运营,打通了从育种、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公司整合186.67公顷优质稻田,并通过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20万元。”台山稠香粮食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一明介绍,这条产业链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更擦亮了“绿色无公害”的品牌成色。
该村的特色养殖同样亮点纷呈。当地拥有4.04公顷(60.53亩)连片鳗鱼养殖区,依托龙头企业徐龙集团,引入先进养殖理念与标准化管理体系,在水质调控、饲料配比、病害防治等环节实现规范化操作,大幅提升了鳗鱼成活率与品质,成功打造了“企业+基地+标准化”的现代渔业样板。
与此同时,总投资1.25亿元的麻黄鸡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面积4.5公顷的智能化鸡舍建成后,年出栏肉鸡可达280万羽,将直接带动周边50户农户、20个养殖基地共同发展。“该项目是‘金凤凰’,不仅带来直接收益,更将孵化出有机肥生产、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链,预计年产值达3360万元。”赵柏文说。
在优果果业基地,智能水果分拣设备高效运转。该村通过与高校团队结对合作,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水果品质精准监测,分拣效率提升40%,综合成本降低30%。通过技术革新,村民种植水果利润增加,种植热情提升。如今,村中基本实现火龙果、百香果、小番茄等特色水果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与此同时,在村北山坡上,7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