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在北陡镇驱车沿G228国道一路向南,半边林半边海,一侧山林宛如波涛,一侧碧海与天相接,远处鸡鸣狗吠此起彼伏,村居屋舍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山绿、海清、林美、稻香、沙净,一幅山清水秀、生态和谐的绿美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北陡镇党委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农旅发展“蛋糕”,以“党建红、生态绿、产业金”三色着笔,奋力绘就北陡绿美生态新画卷,让青山绿水的“底色”更浓,金山银山的“成色”更亮。
党建执笔,“党建红”绘就“组织合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北陡镇党委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绿美北陡建设的全过程,让绿美生态建设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绿化工作,制定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专题培训,把推动绿美发展建设情况纳入全镇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述职考核的“责任清单”,形成镇、村、组三级齐抓共管的绿美工作格局。同时,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美生态建设作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到绿美北陡建设中来。 干群行笔,“生态绿”绘就“民生愿景图” 北陡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开展“四下基层”、镇村干部深入践行驻点直联机制等工作方法,推动广大党员群众自觉做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一方面,坚持提“绿”质。久久为功写实“护绿、治污、净水”三份“答卷”。结合“智慧网格”服务优势,全覆盖网格化推进绿美生态建设,通过划区域、明责任、严管理,推动全镇27名河长、43名林长和护林员全部进网入格,2023年共开展林长巡林763次,有效管护全镇17.02万亩森林;结合“村庄清洁日”活动,123名驻点干部下沉各村(社区)开展护河行动12次,清理河道漂浮物和障碍物26处;狠抓污水治理,新建南部污水处理站,铺设沿海排污管网450米,有效整治尾角湾污水排放的突出问题;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补齐镇内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的突出短板。 ▲北陡镇持续做好“五边”“四旁”村庄清洁工作。 另一方面,坚持扩“绿”量。制定《2024年北陡镇绿化工作计划》,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计划绿化村旁道路11.4公里,栽种香樟680株、小叶紫薇300株、樱花木棉300株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性价比好的树种,努力在做好“见缝插绿”和“五边”“四旁”绿化工作的同时,持续擦新抬头见蓝、推窗见绿、一村一景、四季有花的“浪漫北陡”旅游名片。 ▲镇村党员干部主动带头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实干落笔,“产业金”绘就“强村富民图” 聚焦落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北陡镇坚持以“绿”破题,借“绿”发力,用心答好环境整治“优先题”和产业发展“必答题”,用人居环境“含绿量”提升农旅发展“含金量”。 搭好“架子”,提升基础硬实力。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年来,北陡镇党委积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补齐交通、用电、用水等农旅发展短板。奋力实现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完成那崖危桥改建,建设长达7公里的那琴绕圩旅游公路,顺接打通尾角村环村道路;改造镇圩整体路面,增设智能充电桩;新建3个公共停车场;在沙咀村增设500千伏安变压器,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和滨海旅游发展用电超负荷的问题;打破“三无”供水格局,新建南部水厂、升级北部自来水管网,解决了南部用水难、北部水压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难题......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架稳了北陡镇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的“舞台”,同时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